表面负荷率: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表面的水量与沉淀池表面积之比,通常用来衡量沉淀池的处理能力。一般取值范围在5-15m³/m²·h之间。
停留时间:水流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,一般为2-4小时。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悬浮物的去除率和出水水质。
液位高度:沉淀过程中的水深,一般为0.5-1.5米。适当的液位高度有助于提高沉淀效率。
斜管倾角:斜管与水平面的夹角,通常为60°左右。合适的倾角可以优化水流路径,促进颗粒沉降。
进水浊度:指进入沉淀池前的原水浊度,一般要求小于20NTU(浊度单位)。过高的进水浊度会影响沉淀效果。
出水浊度:经过沉淀处理后的出水浊度,通常要求低于5NTU。这是评价沉淀池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。